數位經濟造成消費習慣轉變,消費者、產品服務提供者及平台的角色定位變得模糊,也使得消費者權益維護的法規議題備受考驗。成為資策會科法所「2016科技法制前瞻論壇」第二個重要議題。
資策會科法所法律研究員陳譽文表示,實務上,創新活動的業者也注意到這個現象,所以透過數位科技,逐步導入評價機制、身份認證、事前篩檢、保險、個資管理、紛爭解決等等措施,建立消費者信心、讓消費者能在更透明的機制下自由選擇,業者或許可以有更多的自律空間。但業者的想法也可能與社會公共利益有所衝突,此時政府應如何參與、監督或調適相關法規,而使這一套新生的數位經濟規則更加周全?
資策會科法所認為,目前市場自律規範能達成的消費者保護已越來越多,政府管制的焦點應轉向業者自律規範中尚有未足之處,例如身份認證機制、事前篩檢,隱私及安全支付之進一步要求等,而業者之自律也應考慮如何與政府管制互動,方能增進消費者之信任,達到消費者權益維護與促進數位經濟發展之平衡。
東吳大學海量資料分析研究中心主任賈凱傑表示,網路全球化與綿密的發展讓共享經濟如雨後春荀般出現並快速成長,完善的評價機制可以大幅解決數位經濟消費者權益問題,不需過多管制,政府應做的是透過法令修訂,強制要求不同服務建立差異化評價項目,包括應強制揭露之資訊等,並利用保險機制做為萬一之補救手段,強調除了必要的法令修訂外,負面表列的行政心態同等重要。
(工商時報)
類別 | 標題 | 登刊日期 |
媒體報導 | 【聯合新聞網】東吳大學攜配音聲優開課 帶領學生探索聲音藝術 | 通識教育中心 | 08/28/2025 |
媒體報導 | 【聯合新聞網】東吳開AI及機器人培訓課 結合輝達技術育才 | 巨量資料管理學院 | 08/26/2025 |
媒體報導 | 【聯合新聞網】東吳設半導體學分學程 實作訓練結合參訪實習 | 理學院 | 08/20/2025 |
媒體報導 | 【聯合新聞網】分發入學老牌私校、公校缺額多在音樂系 校方:為招收多元樂器別 | 教務處 | 08/14/2025 |
媒體報導 | 【中央社】擊敗少子化 東吳大學114學年度學士班招生成績斐然 | 教務處 | 08/14/2025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