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秘書室訊/校園記者社工二蘇品潔報導】
不了解巴勒斯坦問題,就難以深入國際政治。本校張佛泉人權研究中心於6月8日邀請英國雪菲爾大學政治學博士周世瑀、上報加薩特派小組吳洛瑩、李隆揆記者,透過國際官方文件與相機鏡頭帶領在座師生一起探究以巴問題。
究竟誰才是恐怖組織?
周世瑀博士解釋,被以色列佔領的巴勒斯坦地區分為兩部分:法塔赫(Fatah)政權掌控約旦河西岸(West Bank)與哈瑪斯(Hamas)政權主導的加薩走廊(Gaza Strip)。雖然兩大政權皆是巴勒斯坦人,卻沒有要與以色列停休戰火。原因是因為有戰火才有外界的金援物資,但這些資源卻大多沒有使用在百姓身上,所以境內更顯得民不聊生。正因如此,兩大政權的形象與作為,使得巴勒斯坦人被外界冠上「恐怖組織」的名號,連累了手無寸鐵的無辜百姓。以色列也因此藉口封鎖加薩走廊與西岸地區,使當地缺水、缺電、缺物資,以「懲罰、羞辱、撕毀」的原則,企圖讓巴勒斯坦人活得像狗一樣。至今種種殘暴的手法仍在當地不斷上演,甚至逼得抗以色列的巴勒斯坦青少年們,多在拘禁後得到創傷後壓力症(PTSD)。
同為巴勒斯坦人,心境卻天壤之別
接著吳洛瑩、李隆揆記者透過他們前往加薩時拍攝的照片與影片,讓在座的師 生彷彿親身經歷炮火連天的現場。當他們到加薩走廊當地醫院採訪時,發現大多病人都是因為到以加邊境做了某些事(不一定是攻擊以色列的事情),便被以軍射傷下半身,其中一名青年更表示若傷好了仍會去邊境上遊行、抗議。即使加薩地區失業率高達60%,境內慘況也被聯合國組織評估為集中營,當地的人們仍堅信屬於自己的「應許之地」總有一天會回歸,因此在以加邊境的高牆上也有個看板,對內(加薩地區)寫著「這塊土地值得用血淚守護」,對外(以色列)「一個孩子犧牲了,我們就再生兩個!」鏡頭轉到西岸地區,當地的人民卻心靜如水,從前的抗爭與強烈的民族意識,在殘暴的對待折磨之下,他們如今已習慣槍聲砲擊的生活,彷彿已經走到了盡頭、無所盼望。
震撼人心的演講內容引起在座師生熱烈討論,周世瑀博士補充雖然在以色列仍有媒體報導以巴問題,但大多數人也不關心以巴問題,且以色列人從小就被教育巴勒斯坦的土地是他們的,國家是去「開發」當地。活動進入尾聲時,周世瑀博士也請大家如果願意的話,為加薩及西岸地區的人民默哀一分鐘。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問題錯綜複雜,牽涉到宗教、種族、政治、歷史……等議題,三位講者也鼓勵大家持續關注以巴問題,有助於了解國際政治。
【文圖/社工二蘇品潔】
| 類別 | 標題 | 登刊日期 |
| 校園頭條 | 以「士林學」接軌在地 以人文思維走向國際—東吳王世和副校長談未來人才新方向 | 10/30/2025 |
| 校園頭條 | 第12屆台日亞洲未來論壇暨2025東吳大學東亞區域發展研究中心USR國際研討會圓滿成功 | 10/30/2025 |
| 校園頭條 | 東吳資管系攜手企業打造學生職涯新契機 114就業暨實習博覽會熱烈登場 | 10/28/2025 |
| 校園頭條 | 開拓國際視野絕佳機會 即日起受理赴海外交換研修申請 | 10/28/2025 |
| 校園頭條 | 實踐多元共融 共築在地共好 社區好鄰居踴躍參與USR分享交流會 | 10/28/2025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