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秘書室訊/校園記者陳治廷報導】
台灣電影《金大班的最後一夜》出品於1984年,改編自台灣文學家白先勇創作於1968年的短篇小說,導演為白景瑞,其先後再改編為舞台劇和電視劇。中國文學系鍾正道主任於11月27日特別邀請黎明技術學院的副教授、本校校友林積萍學姐前來和同學分享文學與電影,並討論林學姐研究多時的白先勇〈金大班的最後一夜〉。
〈金大班的最後一夜〉易於親近
〈金大班的最後一夜〉講述年屆40的舞女金兆麗,於退休前在台北夜巴黎舞廳的最後一晚所發生的事情,喚起她在上海百樂門的回憶,和其後坎坷曲折的愛情人生。其原為短篇小說,收錄於白先勇《臺北人》。林積萍學姐多年以此做為教學的教材,認為其不但具備喜劇成分,更有小說改編的電影能夠互文輔助,一方面可以達到增加文學素養的目的,另一方面更觸及電影藝術的領域。
電影中的敘事巧思
要分析電影可從導演敘事風格、鏡頭運用、服裝、道具以及配樂等電影語言進行探討,林積萍學姐即藉由播放電影和學弟妹們導讀這部經典作品。就服裝而言,能從金兆麗不同時期的晚禮服顏色來討論其性格的轉變,如初入舞廳著以純潔冷酷的白色,而感情失利後性情大變則著以鮮豔大紅。道具使用上,也多有隱喻,如帶有情慾色彩的食雞、偷嚐禁果的蘋果,或是以人物出現在鏡中來諷喻該人物的虛幻與不久留。此外,透過劇中人物面對情感濃淡的處理方式,林學姐笑說:「還可以從電影中看人生哲學」。
讀文學沒出路?
講座最後,林積萍學姐積極勉勵台下的學弟妹要以身為中文人而驕傲,並用自身的例子說明中文系「敘事力」的強項:「中文系無他,就是能夠說到比唱得好聽」,此外,學姊也分享心中的文學用途除了能夠帶給自己幸福,更可以帶給他人、帶給全世界。
【文/中文延陳治廷 圖/中文延陳治廷、擷取自誠品網路書店】
類別 | 標題 | 登刊日期 |
校園頭條 | 東吳企管「職搗黃龍,捨我其誰」職涯活動圓滿成功 | 04/15/2025 |
校園頭條 | 東吳參與2025天下SDGs國際論壇 迎接多元共融 在地共好的USR永續未來 | 04/15/2025 |
校園頭條 | 東吳大學清明追思 緬懷前賢薪傳精神 | 04/14/2025 |
校園頭條 | 日本東北學院大學代表團訪問東吳大學 深化學術交流合作 | 04/11/2025 |
校園頭條 | 東吳第3哩 夢想實踐起 - 只要腳不停 環島一定行 | 04/11/2025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