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秘書室訊/校園記者廖宜脩報導】
「策劃一場展覽除了勞力更須勞心,但看到開展的完美呈現便覺得一切都值了」胡朝聖先生如此說道。文舍明日聚場於106年11月28日的第2場文化基因實驗室系列講座「為內容策一個展」邀請到重量級的策展人—胡氏藝術的執行長胡朝聖先生分享他個人對於策展的觀念和作品,其談吐幽默的作風不時使得參與的師生笑開懷。
胡朝聖先生先從字源學的角度剖析策展的意義,進而列出策展人應有的職能知識,包含藝術史、當代藝術思潮、藝術政治及經濟學、法律專題等共有19項,令人深感其博大精深。他也分享曾經的一些作品,如2012年在信義區的移動美術館「虛山幻水」,便是透過科技讓參觀的民眾用身體的五感,來體驗古代文人以山水畫表達他們對於自然、文化、社會的情感體悟;另一個則是2007年的「粉樂町II當代藝術展」,以忠孝東路為經,敦化南路為緯的四個區塊為基地,邀請50位藝術家共70件作品進駐其中50個商家或重要的生活空間中,形成大城市裡獨特的巷弄美學。
胡朝聖先生表示,「美」是一種主觀的感受,如果無法感覺到作者透過作品所欲表達的意思,也不必介意,他也說自己經常看一些展覽,有些作品他確實就是感覺不到它美在何處,也有的時候覺得怎麼這種作品也能展出。胡朝聖先生建議,在看展時就認真地觀看與體驗,即使毫無收穫也沒有關係。
策展本身並非易事,除了知識的積累,更需要長期地參觀各式展覽,瞭解並學習其他策展人是如何策劃。胡朝聖先生認為策展人就像是導演與製作人的混合體,什麼事情都要會,過程雖然艱難,但度過辛酸而獲得的滿足及成就感,其價值是無可取代的。
【文圖/中文四廖宜脩】
類別 | 標題 | 登刊日期 |
校園頭條 | 東吳企管「職搗黃龍,捨我其誰」職涯活動圓滿成功 | 04/15/2025 |
校園頭條 | 東吳參與2025天下SDGs國際論壇 迎接多元共融 在地共好的USR永續未來 | 04/15/2025 |
校園頭條 | 東吳大學清明追思 緬懷前賢薪傳精神 | 04/14/2025 |
校園頭條 | 日本東北學院大學代表團訪問東吳大學 深化學術交流合作 | 04/11/2025 |
校園頭條 | 東吳第3哩 夢想實踐起 - 只要腳不停 環島一定行 | 04/11/2025 |